丛珊为什么是法国人 丛珊演牧马人走红

发布日期:2023-03-13 09:58:44

在改革开放以后,观众们对于电影的需求量逐日剧增,市场的开放让众多导演又重新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此时的导演谢晋正处在创作的旺盛期,他急需一个完美的女孩来饰演他电影当中的王昭君。这个女孩一定是一个一脸书卷气,大家闺秀的模样,且对于琴棋书画都要样样精通,还要足够年轻。

这样的女孩只能出现在中戏或北电当中,当时的谢晋通过很长时间的选拔,将吕丽萍和丛珊定为了候选人。

步入北纬饭店,丛珊显得有些紧张,这是她第一次和影响力如此巨大的导演见面,这样的场合多少显得有些严肃,而谢晋也非常有经验,看到两个女孩有些拘谨,他便主动打开了话匣子,先是和她们一起聊一聊学校的生活,平时的爱好,家长里短,直到两个女孩开始放松下来,谢晋才开始进入主题。

两位小姑娘给谢晋现场做了几个无实物的表演,谢晋非常满意,让她们回去等结果,最终丛珊在和吕丽萍的这场竞争当中胜出,得到了谢晋的青睐。

接到电话的当天其实有个小插曲,原本丛珊是被当做王昭君去选择的,但这部电影最终未能成行,而谢晋明确告诉她:“电影还是要拍,你也还是要用,只不过《王昭君》变成了《牧马人》”。

这是一部在八十年代前期非常轰动的电影,和丛珊一起走红的还有和她演对手戏的朱时茂。

在此之前丛珊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学生时代就能够与如此重量级的导演进行合作,要知道在考入中戏之前,她身边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看好她的选择,尽管她出生于文艺世家,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但这个孩子过于腼腆,不善于表达自己。父母觉得她不适合从事演员这个职业。

然而内向的丛珊却很有主见,她认定的事情别人谁也拦不住,为此她和父母还常常爆发激烈的争论,最终在父母无奈的妥协下,丛珊考入了中戏。

在《牧马人》开拍之前,丛珊还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阻力,因为当时的中戏有明文规定,大一和大二的新生不允许离开校园去外面拍戏。丛珊的请求被驳回,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谢晋亲自出马,约了校长金山,请求他为丛珊开一次绿灯。

校长金山的意思是,年轻的演员们正在学本事,她们还都只是一张白纸,如果现在就让她们出去接戏,让她们光鲜亮丽地出现在银幕前,让她们获得了一切,那她们哪还沉得下心来去学习,去修行?去提高自己?

而谢晋的意思是,我们需要一个清纯的女孩,是一个毫无表演经验的女孩,演技可以以后再去修炼,但一个女孩的19岁就只有这一年,一个女孩的青春与天真就只有这么几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没有演技的19岁的丛珊,而不是一个24岁演技高超的丛珊。

校长最终被说服了,中戏第一次为丛珊破了例,毕竟来者是谢晋,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这关乎于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丛珊自然也没有辜负谢晋的提携,她提前到剧组进行准备,熟读剧本,进入角色,有时候丛珊走位置能走上20遍,在片场吃,在片常住,那段时间她和片场的演员及其他工作人员都成为了亲人,仿佛一家人一样,这哪里是拍戏,大家简直就是在搭伙过日子。

经过了整整八个月的拍摄周期,电影《牧马人》终于成功上映,观众们反响异常的好,这部片子最终创造了一个1.2亿的票房纪录,朱时茂和丛珊也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大众情人”。

当时的朱时茂出门要戴墨镜,而丛珊每天也要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厚厚一沓子情书。

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功让她在校园当中显得更加与众不同,同学们看待她的眼光都变了,她似乎已经逾越了这个阶层,连老师对她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有一次她上学迟到了,遭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老师对她别样的态度使她有些不解,而老师的解释是:“你和她们不一样,在这个班级当中谁都可以迟到,唯独你不能”。

丛珊多少显得有些委屈,她认为自己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该被区别对待,而实际上此时的丛珊已经接拍了三部作品,她确实是特殊的一个。

毕业那年,丛珊受到了法国艺术学院的录取,拿到奖学金的她打算远走法兰西,到那里继续深造,在80年代中后期,正值出国热的潮流,张瑜和陈冲都在自己事业最辉煌的时期选择了出国深造,丛珊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犹豫。

80年代的女明星都有一个特点,闯劲儿十足,丛珊甚至都没有想过,她不会说法语,不懂得如何跟法国人沟通,不懂当地的习俗和文化,她甚至都不知道到了法国该和谁联系,怎么联系。一切她应该考虑到的困难是她在戴高乐机场下了飞机才意识到的,所有人都冲着不同的方向前进着,只有丛珊一人站在人流当中不知所措。

这个时候的丛珊才真正顿悟,原来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国家,在这里的所有人,所有的景物,所有的食物,一切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人认识她,也没有人看过《牧马人》。她想要取得成就就得从零开始,这个开端不仅仅从舞台剧表演开始,而是从最基础的学习法语开始。

五年的法兰西生活让丛珊真正认识了世界,也感知了自己的渺小,当然,丛珊也在这里完成了对自我的突破,她成为了第一位在法国圆顶剧场演出的中国演员。

但一个说着蹩脚法语的中国演员始终只能是边缘人,偶尔的闪光也注定是流星一瞬,过去了就过去了,没有人再去提起。

后来的丛珊也尝试过在港台的影视剧当中出演角色,反响也都一般,毕竟在香港最辉煌的八九十年代,它们的电影工厂开动马力的时候是仅次于好莱坞的世界第二大电影产业,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在这个时段香港优秀的演员呈井喷状态,丛珊在这个人群当中并不显得比别人更特殊。而《牧马人》的光环也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磨灭。

新千年之后,丛珊回到内地,时隔20多年丛珊和朱时茂再度携手,在路学长的电影《两个人的房间》中他们继续饰演夫妻,只是相比于20多年前,两人不再稚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和老练。

尽管丛珊与朱时茂从“茫茫草原”走到“水泥森林”的重逢足够让那一代人感慨,但此时的年轻人却完全不懂其背后的意义,在他们眼中,这只不过是两个中年人婆婆妈妈的家庭琐事罢了,这样一部电影注定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澜。

有人问过丛珊,在你事业最鼎盛的时期,你选择去法国,放弃了最辉煌的职业生涯, 你后悔吗?

丛珊的回答是:我不后悔,我19岁成名,那是人最容易飘的时候,是人最容易迷失自我的时候,在这样一个时刻,我能够作为一个普通人选择出国进修,多学习,多进步,多反思自己,这对我来说比成名更加重要,我很为我自己的选择感到高兴,我把持住了自己。

丛珊从不为别人忘记了她而感到焦虑,她曾说过,她演戏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别人都认识她,自己从事这个职业也不是为了要出名。

的确,人想要成名,很难;但成名之后又能够弃这一切而选择归于平静,更难。总有人有不同的追求,也许我们不该为丛珊的职业发展感到可惜,因为这才是她选择的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你感兴趣的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