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怎么造成的 3个原因4个方法帮你吃透玻璃心

发布日期:2023-03-25 17:43:54

说到“玻璃心”,你可能会想到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

宝钗在薛姨妈面前撒娇,黛玉会怨念,"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周瑞家送宫花,转了一大圈才送过来,林妹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

集贾母宠爱、宝玉守护于一身,黛玉还是觉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九: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说话像刀子一样刺人伤己。

黛玉葬花,哀怜自己

玻璃心的事例比比皆是:

上司语气比较严格,就觉得是有意针对自己。

同事说话不是很热情,就觉得是疏远了自己。

朋友好久没联系,就觉得是朋友把自己给忘了。

伴侣没有及时回消息,就觉得自己被冷落了不被爱了。

真是一千个玻璃心里有一千个天崩地裂。

玻璃心者,在沟通中无法心平气和,时常有被伤害的感觉,时时像惊弓之鸟,经不起风雨的小鹿。

《高敏感是种天赋》的作者丹麦心理学家伊斯尔·桑德,把人格分为敏感型和复原型,敏感型指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复原型就是许三多式的性格,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对外界刺激没有那么胆战心惊,非常有弹性。

荣格说 :“没有比把高度敏感归为一种病理特征更离谱的事。如果真是这样,那世界上25%的人都是病态的了。” 说明敏感的人不在少数,敏感的性格可以捕捉到更多的细节信息,有更好的共情能力。敏感过度变成了玻璃心可能会伤人伤己。

一、 那么玻璃心是如何造成的呢?

01 成长过程中没有形成安全依恋

依恋,一般是指为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 John Bowlby提出,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

如果孩子的依恋需求未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负面的印象,会发生自我攻击。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认为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

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中写道:“别人寥寥数语的责备,对我如晴天霹雳。”

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到一位来访者,在“触碰自己内在婴儿”的练习中,看到的意象是,一个小球在追着一个大球转,小球一刻都不敢放松,生怕一不留意,大球就不见了。大球就是他的妈妈,而小球就是他自己。

存在等于被感知,英国心理学家莱因如是说。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

一个在原生家庭没有得到很好的依恋满足的人,会通过外界的反馈来建立自己的存在感和安全感,一有风吹草动就杯弓蛇影。好像感情越浓烈,彼此的牵绊就越深。如此会形成一种很鲜活澎湃的存在错觉,即所谓玻璃心带来的生命力感知。

02 没有建立起内在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和坚定不移的认同感。

自尊与自卑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是自我价值感与认同感的表现形式。

古龙说:”一个人的内心如果充满了自卑,往往就会变成一个最骄傲的人。”

当一个人认同自身的价值感,认可自己与生俱来的价值和意义,并且也能从外部环境中接收到正反馈,他就会表现出不卑不亢,有一定的耐挫力和抗打击能力。

当一个人对自身的价值感并不那么笃定,从外部环境中没收获预期的正反馈,他便会表现出自卑,或者过度敏感的自尊。

一个人的内在的价值愿望无法被肯定时,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和排斥,会用尽一切办法来避免体验到恐惧和挫折。他会变得非常敏感,关注身边人的一举一动,唯恐发现不被认可和接纳的证据。

好比我们命令自己此刻不要想紫色的花,我们脑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紫色的花。

比如林黛玉的敏感和小性子,是以一种向外攻击的方式来尝试保护自身的价值感,否则就会处在时刻的被毁灭和击打感。

03 感性思维的应激模式。

人脑就像一个雷达系统,能识别外界的各种信号。当雷达识别到危险时,就会报警并发出警告,让我们进行一定的防御工作。我们在获取外界信号的同时,也经常收集到噪声,造成“虚报”,让我们身心俱疲,还影响到人际关系。

玻璃心的人在面对新鲜的刺激和变化时,个体的唤醒水平很高,处于高耗能的应激状态。

威廉·詹姆斯在《宗教经验种种》中提到,“当情绪发生时,理性永远退居第二位。“

我们的情绪在大脑中处理的优先级远高于理性。

《脑锁:如何摆脱强迫症》一书中,精神病学家施瓦兹提到了“强迫性思维的脑机理”。大脑的尾状核是人的思维调控器,帮助我们“换挡”“减速”和“刹车”。

有强迫性思维的人,其尾状核处于“刹车失灵”状态,因此他们会不断地反刍那些负性事件,玻璃心成瘾。

滴滴总裁柳青曾经在一次年会上对自己的团队说“放下你的玻璃心,换一个钢的回来。只有强大的心力,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才能帮你不断的度过难关。”

02 那么如何避免玻璃心,锻炼出一颗钻石心呢

第一、首先要有“成长型思维”,有积极心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思想认知层面,要切断玻璃心产生的土壤。

成长型思维是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徳韦在其《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心智模式,她将人的思维方式区别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在固定型思维框架下,一个人总是以当下为结点,审判自己和他人,他们总是静态地、片面地去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更习惯于寻找消极的因素,对世界的认识也总是偏于消极。

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加坚韧,他们认为遇到的挑战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和成长。挑战越大也就意味着成长的空间越大。

即使挑战失败了也不会轻易否定自己,而是从过程中寻找存在的问题,以淬炼更好的自己。

就像健身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大脑中神经元之间负责传递信息的组织叫做“突触”,突触也会在刺激下不断生长。当我们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的知识,迎接新的挑战,就会像树枝萌发一样建立新的突触。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的大脑灰质,就是从这些新的突触中形成的。

第二、学会对事不对人,建立稳固的内在价值评价体系。

我们特别在意一个人,一定是想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而我们想得到的,一定是我们匮乏的东西。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把他人对事的看法都移植到了人身上。比如,人家只是说“由于客观原因暂时不行”,就被理解成了“因为不喜欢你这个人,所以这件事才不行”

Mehrabian最早提出了“拒绝敏感”的概念, 即对人际交往中将会出现的拒绝、不适及痛苦遭遇的担心和惧怕,是一种消极的社会关系预期。

在社会认知模型中, 家庭暴力、情感忽视、严格管教以及父母有条件的爱等既往经验都会产生对拒绝的焦虑预期。有拒绝焦虑的人会更容易将他人相对模糊的消极行为(比如伴侣表现出冷淡和距离感时)认知为拒绝, 从而影响到其亲密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有边界感,区分出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上帝的事。当别人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不要有连体婴般的过度同理心,不要觉得自己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不要当他人情绪的容器。

第三、及时转移注意力,培养理性的应激模式。

犯罪学家李玫瑾教授说,最好的思维是哲学思维,人有两种思维,空间思维和时间思维。 时间思维是跳出当下的纠葛,不争一时的意气得失,这样很多的玻璃心就不会发生,很多的遗憾也不会发生。

当感性思维占上风的时候,我们被情绪绑架,往往看不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也看不到可以从事件中得到的启发和感悟。理性可以让我们头脑冷静,抽丝剥茧地去分析。

很多的不开心源于和客观世界的分离,源于主观世界的过度加工。

在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走出自己的小环境,融入到宇宙的大怀抱。去接触大自然,去真正地脚踏实地,建立我们和自然与客观世界的链接。

在我们感知到自己感性过度的时候,我们要切换到理性频道,分析事件发生的正面意义是什么。

我们会那么地玻璃心,也是因为感性闸门的肆意开启,我们体验到鲜活跃动的生命力,我们欲罢不能,但是这些终究是虚幻的,会一次次让我们更脆弱、更敏感,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这种自造的虚幻中,我们对人的期待和预期会脱离现实,在现实无法响应我们的时候,就面临更大的崩溃,演变成习得性无助。

我们可以画画,冥想,做手工,或其他需要动用理性思维、系统思维和统筹思维的事情,这种沉浸式的活动会让我们无暇去感怀,还会有很多精神上的滋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第四、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抱持包容和感恩心态。

我们越了解自己,越不会被情绪影响。思想的驾驶员只有一个,当我们自我很模糊,需要建筑在外界事物上的时候,一切情绪都可以来争驾驶位,让我们六神无主,大脑混乱不堪。

当我们内在虚空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未被了解和接纳的黑洞,缺失感和人天性想要被爱的渴望会让这个黑洞不断向外蔓延,我们会被动关注一切外在事物,好像一切都与自己有关,好像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我们要通过这些关注来体会我们到底是谁。

爱因斯坦说,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我们无需做太多挣扎。避免玻璃心,我们要把投放在外的兵力收回,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当我们对一切都抱有接纳和感恩心态时,我们就不会那么浮躁,焦虑。我们不再陷入内耗和自我斗争,我们才得以静下心来去思考冰山底下埋藏的巨大财富和意义。

结语

渡边淳一说:成功最需要的是品质是“钝感力”。大文豪苏轼一生屡遭谪贬,受尽各种磨难,但总能从精神上跳脱出来,保持满满的正能量,还写下了《定风波》这样的千古名篇,体现的就是苏轼完美的钝感力。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希望我们都能呵护要陪伴我们一生的小心脏,让它像钻石一样璀璨坚强,陪伴我们有烟雨也有凯歌的一生。

你感兴趣的

热点内容